烧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能极大减轻伤害,要迅速采取恰当措施,缓解疼痛,降低烧伤程度,避免伤势恶化。不同程度的烧伤有对应的处理方法,如冷水冲洗、脱去衣物等。
1、冷水冲洗:一旦烧伤,立即将受伤部位置于流动的冷水下冲洗。冷水可带走皮肤表面热量,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,缓解疼痛。冲洗时间保持15-30分钟,直至疼痛明显减轻。
2、脱去衣物: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。若衣物与皮肤粘连,不可强行撕扯,以免加重创伤。可用剪刀小心剪开未粘连部分,保留粘连处,防止进一步损伤皮肤。
3、干净覆盖: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烧伤部位,覆盖物能防止外界细菌侵入创面,降低感染风险,并减少外界刺激,保护受伤皮肤,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环境。
4、简单包扎固定:对较轻烧伤,用绷带进行简单包扎。包扎力度要适中,既能固定覆盖物,又不影响血液循环。包扎可起到保护创面、吸收渗液的作用,促进伤口愈合。
5、紧急就医:若烧伤严重,出现大面积水疱、皮肤焦黑等情况,应立刻送往医院。医生会依据烧伤程度,采取清创、植皮等专业治疗手段,最大程度恢复皮肤功能,减少并发症。
烧伤后的预后取决于烧伤程度与处理及时性,轻度烧伤处理得当,恢复较快且留疤可能性小。严重烧伤经专业治疗与长期康复,虽能改善,但可能留下疤痕或影响肢体功能。
烧伤后有哪些后遗症
瘢痕增生:深度烧伤后,皮肤组织修复过程中易形成瘢痕。瘢痕处纤维组织过度增生,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导致局部挛缩,限制关节活动,使肢体功能受限,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。皮肤功能障碍:烧伤破坏皮肤正常结构,汗腺、皮脂腺受损,皮肤失去正常排汗、分泌皮脂功能,变得干燥、粗糙,易皲裂,且对温度、疼痛等刺激的感知也会异常,影响生活质量。心理创伤:严重烧伤导致的外貌改变,常使患者产生自卑、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长期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体验,也会加重心理负担,影响患者社交、工作及日常生活,心理创伤恢复往往需长期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