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生三世十里桃花,华胥引,都是我最喜欢的言情文,来自唐七公子的手笔,大爱唐七公子的文风。常常语出经典,交待事件的角度新颖,诙谐有趣,寥寥数语道尽悲欢,却能微微牵扯心中的感伤,把读者一点一点带入精心编织的感人故事当中,不知不觉间突然发现双眼已然噙满泪水。
关于【华胥引】,一直想知道慕言到底是何时爱上了阿拂,文中,阿拂自己想过“他是何时爱上我来着?”也问过,但却没有得到慕言的答案,我带着这个疑问一直看下去,却发现知道最后仍旧是个谜。唐七公子的人物特征描写深入骨髓,情节真切。既然慕言是个运筹天下的君王,自是内敛不肯透露,那我就大胆进行猜测一下:
慕言喜欢君拂应是很久以前了,没准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喜欢上这个小孩子气的小姑娘。在最后一次慕言的华胥引中,他的记忆是慢慢回忆起来的,但是他对于掉在他怀里的君拂就有直觉上的好感,试想一个身系天下的世子,完全可以不理会这种小小意外的桥段。但他让君拂跟着她,只能说明感情的事情没有明显的节点,也许就是互相吸引,不管是第几次见,总是会被深深吸引。也许,阿拂就是他一生的蛊。
尽管君拂曾认为,爱一个人需要理由,因为带着面具的慕言救了她两次,她就爱上了他;但我相信慕言对山洞中碰到的小姑娘就是初见的喜欢,就像具有天生吸引他的能力。在两人结婚时,君拂方才告诉他早在第一次见面就喜欢慕言,慕言却说,“你说的这些我都记得,那时候我看着你,觉得你还是个孩子,转眼你就长得这么大,可以同我成亲了”,“长这么大了,跟初见时一样,还是个小孩子”,他喜欢把君拂当小孩子,那是他爱人的方式。在山洞中,慕言就假意取消君拂用树枝画在地上的画,只是为了逗君拂玩儿,只是没来由的喜欢这个初见的可爱的,不懂事的小女孩儿。在子午幻境中,慕言说“你不是卫国人么。。不记得你也不太容易。。”。。“你还是太小了”“我说的太小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”我想,慕言想说的,其实是
你还是太小了,还没到成亲的时候。。
叶蓁从城楼上纵身而下,最后一眼见到的是慕言,她心心念念,苦苦寻找了三年的慕言。慕言此时便知道小女孩便是卫国的三公主叶蓁,不是君富贵。这两个形象一叠加,就在慕言心里留下了深深的、不可磨灭的烙印,他所钦慕、喜爱的便是这样一个人。这也是有佐证的。慕言的妹妹慕仪曾对阿拂说,你要是喜欢慕言,只需要知道他的人生中在意的只有一个人,那便是叶蓁。可见,慕言对叶蓁已经是任何人难以替代的感情,只可惜缘分太少,眼睁睁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。
再见叶蓁,她却是变了一个模样,脸上带着一半的银箔面具,身边跟着一人一虎。若说刚开始慕言决定同行,一定是慕言认为此行有意思,正好可供他一边消遣一边等着他弟弟叛变,何乐而不为。
当君玮拍拍小黄的头,说“儿子,护着你娘亲”时,慕言半晌注视着阿拂;初入华胥引令执夙大为诧异的牵手;把“小蓝”当作阿拂给自己的昵称;诧异君拂说“走前,再给我弹首曲子吧。。。人生若只如初见,初见的阿拂对慕言来说,必是特别的。这种特别已经将她区别于任何一个其他人
我想当阿拂问慕言,愿不愿意娶个死人做妻子之时,虽然慕言认为是冥婚,但聪明如他,既然是慕容安的儿子,必是对华胥引,死人这种事情有所怀疑的;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阿拂身边,保护她完成所有入幻境的任务?必然是已经对阿拂产生了情愫,这种情愫在相处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放大,蔓延,他已需要她在身边,需要靠近她。直到发现紫烟对她的不利,这次失而复得的经历让一贯沉稳如山的他由衷感到害怕。他已经无法把阿拂放在安全范围之外,对她的需要已是时时刻刻。这个时刻是阿拂首次知晓慕言对她的爱情的时刻,却是慕言情根深种,昭告天下此生只此一人的时刻。
揭开阿拂的面具,发现爱上的果然是同一个人,不管是君富贵、叶蓁还是君拂。人死了又怎样?不能生育又怎样?这些在超脱生死的爱情面前始终不值一提。
一个男人,即使再无能,起码要会保护两样东西,脚下的土地,怀里的女人。
天上地下,无论生死,只要有她,便足够了。
http://s3/bmiddle/678196464a3ec08f35332&690